發布人:春泉節能 發布時間:2024-06-20
3、基本規定。規定了對計量儀表選用的相關規定和具體技術要求。如:
3.0.1條規定:集中空調系統進行計量計費時,其電源宜采用獨立回路,并進行計量。
3.0.3條規定:空調冷熱源系統和建筑物入口處應設置溫度、壓力、流量、熱量監測裝置。
3.0.5條規定:分戶、分室能耗的計量應選用當量空調表,當量空調表的計量值應與計量對象的實際耗能值成正向關系。
3.0.6條規定:集中空調系統末端設備,宜采用智能溫控器,進行室內溫度調節和節能管理。
3.0.7條規定:選用的計量儀表應經計量性能考核合格。
3.0.8條規定:集中空調的使用費用應包括基本費用和計量費用。
4、設計。本章是本規范的主要內容,詳細規定了“環境要求”、“電氣要求”、“數據傳輸”、“通信網絡”、“熱量表”選型、“當量空調表”選型、“區域管理單元”、“空調冷熱源系統的能耗計量和監控”、“計費管理信息平臺”等的設計要求。其中:“空調冷熱源系統的能耗計量和監控” 較SJ/T11449-2013 屬新增內容,彌補了SJ/T11449-2013對空調冷熱源系統的能耗計量和監測控制,完善了空調計量計費的從能源端到未端系統的全部內容。
本章規定了空調冷熱源系統的能耗計量裝置,應選用具有遠傳功能的電能表、水表等計量儀表,便于遠程數據傳輸。對空調冷熱源、輸配系統等各部分能耗應能進行分類、分項計量,使能源計量更加精準。空調冷熱源系統應選用以中央控制器為核心的智能控制柜進行節能控制,提升了空調冷熱源系統智能化控制程度。空調冷熱源系統應配置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以監測溫度、流量和壓力。空調冷熱源系統宜配置環境監測裝置(新增內容),對溫度、濕度進行監測,便于依據室外溫濕度調整空調供水溫度,實現氣候補償、自動調節的節能控制功能。
本章一般規定4.1.3條要求選用當量空調表時,其計算模型應在設計文件中明示,并宜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要求。從而引出當量空調表的計量模型和計費原理。
本章4.2節對計量儀表的安裝環境提要求,在設計階段應當注意。即:一是室內安裝時,環境溫度范圍宜為5℃~55℃;相對濕度宜小于等于70%。二是室外安裝時,環境溫度范圍宜為-25℃~55℃;相對濕度宜小于等于90%。同時要求,電子計費信息系統設備宜安裝在遠離強振源、強噪聲源和強電磁場干擾的位置。
上一篇:能源和低碳成重點!2024年全國31省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哪些信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